是把疑惑埋在心底。



蔡邕不方便说李易与女人之间的事,不过其他却是无妨,他又从一旁取出几卷竹简,说道:“这是千字文,你也看过,同样是襄侯所做,言语平实,用词明了,纵然孩童亦是一读就通,不过风格与最早那篇截然不同,以你来看,这前后两文,襄侯最爱那篇?”



如果之前,王璨的答案肯定是洛神赋,因为他自己喜欢,不过刚刚被蔡邕一番敲打,自然从善如流,道:“千字文有教化之功,襄侯所爱,当是后者。”



蔡邕听得出王璨的言不由衷,他忽然有些后悔,不应该这么早将王璨举荐给李易的,因为王璨虽然有才华,奈何太过年轻,没什么历练,哪怕经历了长安之乱,可实际上一直都是乱世之中的“局外人”,满脑子里想的依然还是舞文弄墨,像他这样,太平时候当官,无为而治也就算了,现在世道这么乱,李易要的都是可以做实事的人,王赞或许可以凭借自身机敏在李易身边短时间谋得一席之地,但将来时间长了,注定会被冷落。



想到此,蔡邕暗叹了一声,然后板起脸来,问道:“你说你得空暇,还想与襄侯就文章之道切磋一二?”



“额,是这样的。”



感觉到蔡邕语气与之前发生了变化,王璨感觉不妙,不过还是说的实话。



蔡邕轻轻摆手,道:“此事就此打住,你将来休要再生如此打算!”



王璨不明所以,急道:“这是为何?”



蔡邕冷哼一声,道:“就因为襄侯是主,我等是从,上下尊卑,主从有别,难道襄侯还要与你以文会友?”



王璨被蔡邕怼的说不出话来,他到底是太年轻了,出身又高,再加上见过的权贵太多,虽然是来投奔李易的,但根本心态上终究与旁人不一样。



两人沉默了一会,蔡邕终究没有就之前的话再继续往下说,因为有些事情他只能提点,最终还是得王璨自己想明白才行。



“罢了,这些事情老夫该说的都说了,具体领会多少,就要看你自己了。”



“先生指点,学生没齿不忘。”



“好了,你再说说襄阳一行,你有何打算?”



蔡邕有所察觉,李易让王璨去襄阳,很可能是对王璨的一场考验,或者说历练,按说他不该过多参与,可想到之前王璨的反应,蔡邕觉得自己不看着点,王璨可能会出问题。



被刚才蔡邕一通敲打,王璨虽然并未完全信服,但心态已经没了最初那般随意。



皱着眉头,低头想了片刻,王璨没回答,却是小声问道:“先生,襄侯与刘使君之间,莫非是有些龌龊?”



蔡邕斜了王璨一眼,一种“你才知道”的意思尽在其中。



王璨被蔡邕看的很受伤,赶忙又道:“之前虽然听闻刘使君有意刺杀襄侯,但襄侯已经对外解释,非是刘使君所为,再加上襄侯与大公子刘琦似乎关系亲密,所以,我以为其中都只是误会。”



之前王璨并未深想,现在却是有点发蒙了,原以为去襄阳乃是一趟悠差,现在看来,很可能不比去兖州好多少啊。



蔡邕摇摇头,说道:“刘表指使他人刺杀襄侯,此事襄侯为刘表辩解,是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可以指正刘表,所以此事并无定论,我等亦不可妄言。”



蔡邕说的很巧妙,明明没有说刘表是凶手,但给王璨的感觉却是,刘表与凶手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三国之化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鹰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鹰狐并收藏三国之化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