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一听这话,看李易的眼神登时就变了,跟看牲口似的,李易感觉不妙,再三追问,这才知道,原来大小乔的年纪实在是……
后世有句话叫做“东吴好萝莉”,大小乔也算是其中代表人物了,而今时今日可被比她们被孙策周瑜这俩好基友霸占要提前了六七年,可想她们现在才多大年纪?
李易虽然比较没节操,背地里甚至挺混蛋,但他还不是禽兽,从县令那边了解到乔家的最真实情况后,便放弃了上门提亲的打算,借用一把蔡邕的名气,给未来的岳父大人提供了一个既稳定又轻松的铁饭碗工作。
想到乔德那高高兴兴的模样,李易就暗暗佩服自己的机智,唯一稍稍麻烦点的就是蔡邕那边,不过以之前胁迫蔡邕写各种段子的经验来看,李易觉得这事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乔家之事顺利敲定,李易也就没了别的心思,准备好好休息一天,然后带上乔家老小上路,不过,让李易意外的事,这天下午,那位县令大人却再次登门,同时还为李易送上了一张请柬。
看着请柬末尾那个方方正正的署名,李易略一思索,眉毛明显颤了一下,然后果断应道:“既然是季宁公相邀,晚辈后生敢不从命?”
原来,邀请李易做客的人姓陆名康,单说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他亲大哥家的孙子却是名声赫赫,就是那位先坑了关二哥,然后又一口气烧了刘皇叔七百里联营的陆逊陆伯言!
后世陆康的名声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响亮,但李易也是知道一点的,送走县令之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些,两相结合,李易发现这时候的陆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太细的不说,只是陆康担任过太守的郡就有四五个之多,这份资历可谓相当的压人,而且陆康官声还很好,甚至上一任的庐江太守就是陆康,只是年纪大了,加上袁术这货当了扬州刺史,陆康才在皖城养老。
如果没有李易的参与,再往后推上几年,原本袁术造反后,那个时间线中袁术没有那么早到扬州,庐江太守还是陆康,袁术让孙策攻打庐江,双方打了两年的拉锯战,陆康方才城破病亡,陆氏也与孙氏结下血仇。
那时候的陆康已经垂垂老矣,能与有着袁术支持的孙策缠斗那么久,可见其个人威望之厚,也能看出陆家在庐江,乃至整个江东影响之深。
因此,对于陆康的邀请,李易是相当重视,同时也在暗暗猜想,陆康为何会邀请他。
皖城的县令是陆氏族人,第一次交谈时这位县令就想过召集皖城世家宴请李易,但李易以时间紧迫为由婉拒了。
有这一次婉拒在前,县令却还是送来了陆康的请柬,明显有些不妥,李易可不相信陆康只是好奇心来了,单纯的想看一看他这个晚辈。
李易在心中设想了许多种可能,只能大概判断出陆康并没有恶意,除此之外,虽然还有种种想法,但那些就真的只是猜测了。
时间还未到傍晚,李易为了表示尊敬,便让人备好礼物,打算提前一些拜访,但刚到陆家门口,李易就看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坐在陆府门前的台阶上,正与两个孩童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
李易看老头的穿着虽然不显奢华,身上也没多少威势,但却有一种少见的从容镇定,显然养气功夫非凡,当即李易便猜测这人有可能就是陆康,不过他也不好贸然相问,毕竟陆家的人多,老头子也不少,万一认错就尴尬了。
而那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感觉却很敏锐,李易只是看了他不到两个呼吸的功夫,便被他注意
后世有句话叫做“东吴好萝莉”,大小乔也算是其中代表人物了,而今时今日可被比她们被孙策周瑜这俩好基友霸占要提前了六七年,可想她们现在才多大年纪?
李易虽然比较没节操,背地里甚至挺混蛋,但他还不是禽兽,从县令那边了解到乔家的最真实情况后,便放弃了上门提亲的打算,借用一把蔡邕的名气,给未来的岳父大人提供了一个既稳定又轻松的铁饭碗工作。
想到乔德那高高兴兴的模样,李易就暗暗佩服自己的机智,唯一稍稍麻烦点的就是蔡邕那边,不过以之前胁迫蔡邕写各种段子的经验来看,李易觉得这事问题应该……不大。
于是,乔家之事顺利敲定,李易也就没了别的心思,准备好好休息一天,然后带上乔家老小上路,不过,让李易意外的事,这天下午,那位县令大人却再次登门,同时还为李易送上了一张请柬。
看着请柬末尾那个方方正正的署名,李易略一思索,眉毛明显颤了一下,然后果断应道:“既然是季宁公相邀,晚辈后生敢不从命?”
原来,邀请李易做客的人姓陆名康,单说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他亲大哥家的孙子却是名声赫赫,就是那位先坑了关二哥,然后又一口气烧了刘皇叔七百里联营的陆逊陆伯言!
后世陆康的名声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响亮,但李易也是知道一点的,送走县令之后,又让人打听了一些,两相结合,李易发现这时候的陆康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太细的不说,只是陆康担任过太守的郡就有四五个之多,这份资历可谓相当的压人,而且陆康官声还很好,甚至上一任的庐江太守就是陆康,只是年纪大了,加上袁术这货当了扬州刺史,陆康才在皖城养老。
如果没有李易的参与,再往后推上几年,原本袁术造反后,那个时间线中袁术没有那么早到扬州,庐江太守还是陆康,袁术让孙策攻打庐江,双方打了两年的拉锯战,陆康方才城破病亡,陆氏也与孙氏结下血仇。
那时候的陆康已经垂垂老矣,能与有着袁术支持的孙策缠斗那么久,可见其个人威望之厚,也能看出陆家在庐江,乃至整个江东影响之深。
因此,对于陆康的邀请,李易是相当重视,同时也在暗暗猜想,陆康为何会邀请他。
皖城的县令是陆氏族人,第一次交谈时这位县令就想过召集皖城世家宴请李易,但李易以时间紧迫为由婉拒了。
有这一次婉拒在前,县令却还是送来了陆康的请柬,明显有些不妥,李易可不相信陆康只是好奇心来了,单纯的想看一看他这个晚辈。
李易在心中设想了许多种可能,只能大概判断出陆康并没有恶意,除此之外,虽然还有种种想法,但那些就真的只是猜测了。
时间还未到傍晚,李易为了表示尊敬,便让人备好礼物,打算提前一些拜访,但刚到陆家门口,李易就看到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坐在陆府门前的台阶上,正与两个孩童比比划划的说着什么。
李易看老头的穿着虽然不显奢华,身上也没多少威势,但却有一种少见的从容镇定,显然养气功夫非凡,当即李易便猜测这人有可能就是陆康,不过他也不好贸然相问,毕竟陆家的人多,老头子也不少,万一认错就尴尬了。
而那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感觉却很敏锐,李易只是看了他不到两个呼吸的功夫,便被他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