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退下,众人也都收敛了之前的神色,特别是黄承彦夫妇,不管之前怎么争执,现在都要注意,不能被人看了笑话。
黄月英也乖乖站到了父母身后,然后偷偷看了蔡玉一眼,就见自家这个小姨也不向自己瞪眼了,只是把脖子伸得老长,看样子,怕是恨不得亲自跑去过接李易。
这让黄月英心中腹诽不已,同时也想到了一个词“引颈待戮”……
很快,自花园前的拱门下转出一人,正是李易,李易今日又换了一身新衣,再加上心情舒畅,整个人也显得格外精神。
隔着老远,李易看到蔡瑁坐在外头晒太阳,便朗声笑道:“蔡兄身体大好,此乃大喜事,中午当多饮三杯才是!”
蔡瑁也笑着站了起来,然后脸上故意作出一副苦色,道:“哎,愚兄如何能比得上云龙,你这才几天功夫,又是如龙似虎了。”
说着,蔡瑁抬手一引,道:“姐夫,这便是李易,李襄侯了,前些天那事你也知道,你瞧瞧,现在可能在襄侯身上看到半点受过伤的样子?”
黄承彦也正好起身,顺着蔡瑁的话打量了李易一眼,眉头微微颤动,然后拱手笑道:“久闻襄侯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李易同样将目光落在黄承彦的身上,微微停顿,然后还礼道:“久闻黄公贤达之名,心中仰慕非常,今日幸而得见,足以慰平生。”
黄承彦乐呵呵的,似乎是对李易的称赞很高兴,谦虚道:“黄某只是一乡野村夫罢了,襄侯如此称赞,实在是折煞黄某了。”
蔡瑁等人只当李易与黄承彦是相互客套,也都纷纷露出笑容,不想李易却是面容一肃,正色道:“易离开长安时,曾经告与左右,此去襄阳,有三名士若是不能当面一见,必为终身憾事!”
李易这话明显是在卖关子,但这个关子有点意思,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蔡瑁作为今日见面的发起之人,更是很给面子的问道:“这么说,那三位名士云龙可是全都见到了?”(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