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出身鬼谷,后又谎言隐士弟子,本打算只是一时之用,待除贼之后澄清,奈何天子仁厚,早早就降下了圣旨封赏”



“故而,易若是再提起此事,难免有欺君之嫌。虽然陛下圣明,多半不会计较,却难免被小人以此攻诘,易不过寻常百姓出身,届时怕是难以应对,不得已之下,只能对所谓师门一事含糊以对,只盼时间久远之后,不会再有人提起。”



童渊听得连连点头,虽然朝堂争斗这些东西他不甚了解,但李易说的,他也能听明白,知道李易确实是有难处。



“襄侯为国除贼,不计较个人得失,乃大义之举,老夫钦佩!”



“哪里,哪里。”



李易赶忙谦虚了一下,继续说道:“所以,枪王也应该明了,易通过所谓师门知道子龙之事,是不可能的。”



童渊再次点头,他也是真的好奇,李易究竟从哪里知道的赵云。



李易掩口轻咳一声,目光看了下左右,郭嘉见状,便叫堂内仆人退下,然后李易才说道:“易虽然没有师门,却也机缘巧合得了一门极为厉害的传承!”



李易微微停顿,稍稍卖了个关子,见童渊目光很亮,明显是被勾起了好奇心,这才高深莫测道:“乃是一门观星之术,以星宿运转推演命运兴衰,小到个人富贵,大到江山更迭,皆可以星象窥探一二。”



童渊听的眉头直挑,胡须微颤,心道李易摆明是胡扯。



其实,这念头是有观星一说的,比如诸葛亮仰观天象,便知道自己危在旦夕,司马懿也看了看天,同样也看出了诸葛亮命不久矣。



只是,有这般本事的人,哪个不是一副世外高人模样,叫人看不清根底,而李易不管怎么历练,终究是个小年轻,与高人的形象相差太大。



李易知道童渊不信,也不着急,只是笑道:“枪王心中定有疑惑,但易所言句句属实,而且,若非如此,我与子龙将军非亲非故,公孙伯圭尚且不知他的本事,我便知晓了,当做何解?”



童渊哑然,因为这个问题无解,除非李易真的会看星象。



童渊沉吟了一会,还是想不出别的可能,暗道罢了,反正李易不像是有恶意,权当他说的是真的好了,然后,童渊脸上渐渐的浮现出一抹笑意,又问道:“襄侯当日那般称赞子龙,当真只是为了称赞?”



李易这回倒是很光棍,坦然道:“我知道子龙将军勇武,对其很是向往,想子龙入我麾下效力,奈何……”



李易缓缓摇头,神色有些惋惜。



童渊听了并不感觉意外,又道:“既然如此,襄侯那日夸赞了子龙,公孙将军已将其重用,襄侯如何还能如愿?”



李易听了不由哈哈大笑,端起酒盏,向着童渊一举,一口饮尽,朗声说道:“子龙将军乃高洁之人,易爱其勇武,更重其忠义,结识此等英雄,自当以堂堂正正正道,岂可行那小人之事!否则,易自己都要羞惭。”



见李易如此看中赵云,童渊心中很是欣慰,但同时也为自己的小弟子感到可惜。



公孙瓒的确是个值得让人敬佩的英雄人物,但识人本事却是一般,若非李易点明,赵云并不会被走进公孙瓒的视线。



即便是如今赵云被重用了,但因为是李易促成的这一结果,童渊总觉得赵云与公孙瓒之间会有一层什么,那是赵云身上的束缚,也是公孙瓒心中的隔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三国之化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鹰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鹰狐并收藏三国之化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