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大将军的旗号,百姓们大多不懂,懂的也装作不懂,反正来人是李易就好,大将军的名号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只是添头。



对于承县百姓表露出来的热情,李易非常满足,百姓送他的东西,李易也全都收下了,不过李易转手就换成了粮食,又送还给了百姓。



在赵昱的治理下,彭城的百姓已经可以顾着自家温饱了,但也仅仅是温饱而已,李易可不想百姓为了感激他,最后却让那些对他最亲近的百姓们挨饿。



李易入城之后,百姓渐渐就散了,然后留在李易身边的,就剩下了世家和地方官员,这些人对李易的到来同样持欢迎态度。



世家这个阶层或许不乏精明人,但由于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立场的缘故,其中大多数人眼光不够长远,即便能看到天下,但所思所虑,依旧是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还是因为曹操,曹操的屠刀与铁蹄让那些原本还懵懵懂懂的徐州世家与官员骤然惊醒,发现世道已经变了,乱世开始,曾经的优越感不足以成为他们在乱世安身立命的资本,于是,这些人就开始寻找乱世中的自保之道,而其中最稳妥,最实惠的选择就是依附大树,找一个能够为他们遮风挡雨,甚至带着他们更进一步的人去追随。



顺理成章的,在乱世中火速崛起,并为徐州仗义出手的李易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当初或明或暗向李易的示好的徐州人非常多,很多人都想让自家子侄加入李易麾下效力,只是当时李易为了长久布局,只能婉拒,但也没把话说死,所以,李易这次归来,不仅是百姓的希望,也是彭城上层人物的期盼。



于是,李易连暗示都不用,彭城上下就主动依附在了他的羽翼之下。



不过,李易在顺利掌握彭城后,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但李易却停止了东进,选择了继续在承县修整。



彭城的人们乐得如此,正好趁机与李易多多亲近,但还在郯县的曹豹等一干文武却是有点迷糊了,左思右想,便主动给李易写了一封联名信,说徐州存在很多的问题,百姓不踏实,他们搞不定,还请大将军入主徐州,稳定人心。



收到信后,李易亲自安抚了信使,让信使转告曹豹等人不要多想,然后就继续留在了承县,似乎这里就是他此行的终点一般。



如此过了数日,直到一队神色疲惫人马的人马自西而来,匆匆入城,安静了数日的李易兵马终于动了起来。



这段时间里,李易等到了许多的消息,比如曹操残部在泰山的遭遇,比如袁谭的动向,甚至李易还收到了一封陶谦写给他的一封信。



陶谦告诉李易,他已经老迈,没有精力继续治理徐州,请李易代他为朝廷举荐贤能。



这已经算是投降了,只是说的比较委婉罢了。



不过,陶谦在书信最后还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与天子有关的话,都是外面传闻的天子的近况,虽然有些事情讲的不是恨透,但其中意思大约就是,让李易可怜一下天子,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



这些消息对李易来说,全都是好事,让原本还有些紧迫的北上计划变得格外宽松,否则李易也不敢慢悠悠的停在承县,虽然,这个“客人”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



承县内一处临时大宅内,李易看着面前的天使感觉颇为不自在。



兖州文武上百人联名上书天子,建议天子加封李易为大将军,这么大的事情,天子却很快就给了回复,李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三国之化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鹰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鹰狐并收藏三国之化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