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司马师,但是若是论罪,当是司马昭了。



毕竟司马家这个头开得太烂了…司马以晋代魏面临了太多问题了。



首先是时间太长了,毕竟权臣篡位又不是逐鹿天下,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政局开始,到司马炎代魏自立,一共用了16年。



而且之后司马晋统一天下又花了15年,一共是耗费三代四人总共31年的时间。



所谓夜长梦多,时间拖得越久,权力交接越复杂,造成的消耗就会越大。



司马懿本人也就是个权臣,不是王公,更不是皇帝,司马师有什么资格继承他的权力地位?



所以司马懿死后别说太傅,就是大将军也是过了两年司马师凭借自己的本事才当上的,而且朝内朝外对他不服的人也多的是,张辑李丰还有文钦毌丘俭都发起了针对司马师的行动,司马师本人也死在了平叛中。



司马昭的执政方针相对于司马师来说圆润了很多,那就是加官进爵大力拉拢各路权贵勋爵,把大家都绑在司马家的战车上。



当然这一招司马师也在用,但司马昭给的封赏明显要厚重得多,司马家每当发生大事就疯狂赏赐人。



以司马家的忠实狗腿子贾充为例,司马昭上台前贾充只是个400户的亭侯,司马师灭文钦毌丘俭庆祝一下,增加到750户,司马昭灭了诸葛诞又庆祝一下,成为1750户的乡侯,贾充主持着干死曹髦再庆祝一下,增加到2950户。



这中间花了几年?区区五年,而曹魏领土也基本未曾增加。



未曾开疆拓土,就有如此功勋,那要是灭国,又当如何奖赏?



对比一下曹魏的开国三公贾诩华歆王朗那区区七八百户的食邑,就知道司马昭的封赏有多夸张。



而司马昭又不可能只收买自己的狗腿子,他要获得所有人的支持,什么曹魏老臣、外戚勋贵、封疆大吏个个不能落下。



曹魏当年掌控中军的宗室大将曹真到死也就2900户的食邑,而到了司马昭时期边镇大将几乎人均5000户以上。



司马昭如此做,而到了司马炎这里就更夸张了。



毕竟司马昭好歹在司马师时期打过一些仗,有功劳在身,司马炎有个什么功劳?想要笼络人心,也就只有批发财物权位之类的了。



司马炎上台时刚年满三十,虽说不算小,但满朝高官个个都是他的长辈,这种情况到司马炎去世也没能改变。



司马炎留来辅佐儿子司马衷的几个人里,司马亮是司马炎的叔叔,杨骏是司马炎的岳父,都是司马衷的爷爷辈,卫瓘倒和司马炎是平辈(亲家),然而卫瓘比司马炎大16岁,比司马衷大39岁,说到底和司马衷还是差着两辈。



司马炎就是这样和一群长辈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自己没什么威望,朝堂上还个个都是大爷,于是司马炎对大臣的赏赐比司马昭还丰厚得多。



大汉朝和曹魏朝廷一直以三公为尊,而到了司马炎时期晋朝的三公已经不够用了,变成了八公。



另外,司马炎还封了一堆公爵,量产了一批万户侯。



但天下列战百年,生产力恢复的速度跟得上司马昭父子封赏的速度吗?



如果不是耗费了三代人的心血而是一两代就完成从权臣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在江湖做女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弓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弓诚并收藏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