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皇帝的御座两侧和后方侍立的是司礼监内官,朝臣则在皇帝御座的正前方,靠皇帝最近的则是几位内阁大学士,另外还有一位顶盔贯甲的大汉将军立在皇帝右前方的廊柱下。更远一些,才是文武百官,分列两班,人数非常多。



由于明朝的开国太祖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又喜欢独揽大权,还怕被臣子蒙蔽,所以就想尽可能的多见一些臣子,多听取一些报告,因而明朝的早朝常朝的规模也是空前的——由于人多,所以大殿中呆不下,才在皇极门御门听政,皇帝和少数重臣可以在门楼下面呆着,也就是说,其余的臣子都得在外面候着,如果遇上一个不爱上早朝的懒皇帝大家都会好过一点,要遇上崇祯这样恨不能一天上两回朝的皇帝,那满朝文武一个个就习惯了!



早朝的时间很早,卯时一到就得开始,也就是凌晨五点开始,通常会持续到中午才结束!这就是六七个小时了!



而且上朝的官员也不是住在宫里的,得从北京内城各处赶到皇宫,寅时怎么都该起了……也就是凌晨三点起床,五点上班,还没有双休日。



每天凌晨三点起,五点上朝,一站一上午,站完还得办公事,而且皇帝还是个喜怒无常的主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给锦衣卫抓去了,整天提心吊胆的……干这样的工作可真不容易!



而今日,大家则更是惶恐,因为宫门此时紧闭,皇帝正在一个个单独召见,是的一个个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大明朝的日子不好过了,但是真的到了什么境地,其实也没人说得清,总都以为还能混一段时间,也就得过且过了。



也都知道现在的问题是在哪里,其实就是没钱呗!和普通人家都一样,有钱啥都好,没钱啥都不好了;现在大明没钱了,国库空空,内库也同样空空。



一个月前,吴襄代表辽东向崇祯皇帝开价百万两的时候,崇祯回答他说:“国库止有七万金,搜一切金银什物,补凑二三十万耳。”



现在又过了一个月,为了布置战守还花费不少,如果不是发动百官和百姓捐纳军饷,大明朝也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话说回来,明朝在京的官员们大多都不富裕;后来李自成进京拷掠,得了几千万两,其中从官员那里刮来的不过是十分之一,也就是几百万。



虽然这数字看着不少,但是在京官员多少人啊?那么多人才刮出几百万,平均一下又能有多少?



而且总说的三敬陋规,其实在明朝也没有成为惯例,即便有地方官上贡,也只是给同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京官用钱,不会搞到大家都有的。



当然了,京城内有钱人还是有的,勋贵和一部分大太监是有钱的!



勋贵不是一代人显贵,而是世世代代显贵,日积月累攒出家业也正常;另外,勋贵出任的官职通常是武官,可以管都司卫所京营的,早年可以侵吞土地,后期可以克扣军饷吃空额,如果在东南沿海任职还可以做海商,也就容易来钱了。



而大太监有皇家和藩王可以“吃”,皇庄皇店也都是太监们在管,早年还有矿监和织造局可以捞,现在则有监军的机会从军饷中捞钱,所以大太监们多少都有点身家。



至于内帑……在万历年间倒是颇为丰盈,但是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就开始不断往外发钱铺贴军费,现在早就空空如也了。



杨伊接手第一步也是得搞钱,赏罚是得分明的,并不能只罚不赏,赏则需要钱,这钱从何来?



太监不用说了,谁有钱谁没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在江湖做女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弓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弓诚并收藏我在江湖做女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