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人家做了佃户,母亲不仅帮着照料农田,同时还在外接了个洗衣工的活计。



夫妇二人努力的想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美好的魏来。孟悬壶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孟悬壶从那天起每日都把自己关在屋中,读书识字,他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了许久的旅人一般,看见甘泉,便忘乎所以的豪饮起来。



他不知疲倦的翻阅着每一本他能看到的书,父母挣来的钱财,其中大半都被花在买书上。他的家中很快便被堆满了从各处网罗来的书籍,而他的事迹也很快便被人知晓,有人找上了门,考研孟悬壶的功课,无论对方问到神门,只要是孟悬壶书中看到过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那人很满意孟悬壶的天赋,直言要将孟悬壶收为弟子。



一旁的父母听到这话大喜过望,他们可清楚,这来者是青冥学宫的人。



那时的青冥学宫春秋鼎盛,与无涯学院可谓平起平坐,能进入这个地方,对于他们这种寻常人家来说,那就是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的事情。



父母二人欢欣鼓舞,满心以为终于苦尽甘来之时,孟悬壶却摇了摇头,说道:“你得先回答我三个问题,我才能跟你走。”



前来考核孟悬壶的老人闻言一愣,却来了兴致——他考核过很多寒门子弟,其中不乏一些天赋决定之辈,但他们在得到青冥学宫给的认可后大都遮掩不住自己的欣喜,唯独眼前这孩子,反倒要问他问题,他不免有些惊讶,故而便欣然应允。



于是乎那曾经难倒了村中先生的三个问题,再次脱口而出:日月何寿、天地何宽、万物何去?



这涉及到几乎天地大道的问题,让老人一愣,不知如何作答,只能摇了摇头,苦笑告罪。



孟悬壶在那时皱起了眉头言道:“既然你教不了我,那我不能跟你走。”



老人将孟悬壶的状况看在眼里,觉得对方这番作态与求学之相不像是在故作姿态。



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好苗子,于是循循善诱道:“我给不了你答案,不是因为我教不了你,而是这个问题,世上无人能给你答案,这本就是一个尚且没有答案的问题。我教不了你,同样整个北境也没人教得了你。”



“但你可以自己去找这个答案,青冥学宫藏书百万,整个北境没有比这里存书更多的地方,只有在这里,你才有可能悟到你的答案。”



老人的话戳中了孟悬壶的心思,他犹豫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言道:“好!那我随你去!”



那一年,孟悬壶才九岁。



……



在青冥学宫中的日子,对于孟悬壶而言,过得很是舒心。



他不用为生活担忧,也不用精打细算的想着剩下的钱买那本书对他最为划算。老人没有骗他,青冥学宫之中藏书浩瀚,孟悬壶有看不完的书,同时也不用为任何外物而发愁。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孟悬壶二十五岁那年。



父母的死讯传来,孟悬壶第一次离开青冥学宫回家奔丧,七日之后他返回学宫便将自己关在山门中闭门不出。



同门都觉得他是在为父母逝世而悲伤,但只有孟悬壶知道,他是在困惑。



他看过的很多书中,都不止一次的提到过孝道仁义。孟悬壶也曾对这些东西深信不疑,但在得到自己父母的死讯后,到回到家中看见他们的坟冢时,孟悬壶却至始至终从未感受到半点悲伤。



他仔细的想了想,自己的父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吞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他曾是少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他曾是少年并收藏吞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