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我看这倒不必。王参政对阉人就没那么客气,直接道:哪里需要这般麻烦?浙江破落民户不知凡几,若说这里招工,哪个听说了不亟亟赶来?再不行,绍兴府的九姓堕民且拉过来,别说工钱,只要管吃住,他们就恨不得给你立长生牌位呢。



九姓堕民来历已经不可考证。洪武四年的时候太祖出过一道圣旨,认为堕民是南宋抗元诸文武的后裔,故而在蒙元时遭到歧视非难。国朝既立,就不该再歧视这些忠义之后。



这道圣旨虽然被刻成了碑文,但是民间歧视堕民之风并没有改善,后来还说这些人乃元末群豪的后裔,为大明之敌,所以奉旨鄙视。



不管怎么说,直至今日,绍兴百姓还是耻与堕民为邻。堕民修建屋舍,也知道比其他百姓矮一头,否则就要被乡间百姓欺压。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固定营生,只有遇到红白喜事才能当个杂役,扮个孝子……就算想卖身为奴都没人肯收,日子过得十分凄惨。



王参政作为苏州人,对此甚是不以为然,故而说出要招他们入厂做工的话。至于太监管事、李琦,更是连堕民堕在哪里都不知道,也不会歧视。只有绍兴籍出身的官吏抿口不语,却有些不以为然。照他们想着,大明又不是没人,哪里轮得到堕民来吃这碗饭。



与地图上的标注一一勘定之后,王参政等浙杭高官往官道上的马车走去。这一路脚下坑洼,更让他们定下了要先修路的念头。



李提学,且与我同车吧。王参政招呼李琦,示意他上自己的四轮马车。



这辆车是皇帝走后,丝行大户们捐给浙江布政使司衙门的,属于民间襄助的公车,王参政用起来没有丝毫心理障碍。



李琦略有迟疑,还是朝王参政走去。他边走边在脑中厘清了官职之间的关系:王参政是浙江布政,顶头上司是吏部。自己这个提督学政,顶头上司是礼部,说起来同朝为官,其实是两条线上的蚂蚱,保持礼数就够了,不必巴结他。



若是想动用学款,那更是要严词拒绝!



李琦心中有了底,笑呵呵地随王参政上车,做好了斗争准备。



李提学来我江南这些日子,可还习惯么?王参政找了个话头。



李琦从来不耐烦这些官面上的废话,直截了当道:江南是文教大省,果然不同北方。即便是在中州之地,都只能官办公学。到了南方,却是私学书院更加盛行。



王参政略有得意道:我江南书院之盛,恐怕是历代罕见,也足以证明我大明的文教之功。



这些书院可要本分才好。李琦若有所指。



大明的确是书院的盛兴时代,而且这种书院与唐宋书院重视六艺教育不同,它同时还是个议政之所。



东林之所以能以书院为载体,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也正是源出于此。再加上弘治之后,官府管辖放松,生员们一个个都以公义、礼教为圭臬,仿佛卫道士一般,非但议论时政,甚至还干涉官府施政。



强硬一些县官还能镇住这些生员,若是个一心想进名宦祠的糊涂官,少不得让这些地方上的生员左右。到了明季,甚至还有生员抱团冲进县衙,殴打县官的事发生,也算历朝所罕见的稀奇事了。



王参政道:如今书院的生员已经收敛许多了。



收敛?李琦不由浮出一股怒意:前几日还有生员在我衙门口聚众,大肆辱骂朝廷命官——也就是本官!府里警察非但不能驱散了事,还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晚明霸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晚明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