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大小。最好是一省监察,日后自己办个法学,培植后进,岂不比回京要好?
在场这些御史都是政法学院出身,深知法律教育简单、速成,出来就是官。若是自己能够开办这学校,不求敛财,倒是能带不少徒弟出来。
虽然动心的人不少,但许多人还是碍于李邦华的情面,没有上表要求调职。
徐梁意外于刘崧的申请调职,也看出了这是刘崧的谢罪。不过这样做其实很明智,任何一个地方开拓时期最为困难,但取得的机会也是最大的。而且这样的表率作用,的确能够缓解江南法司不足的窘况。
在徐梁的新政推行中,若是没有都察院这柄利刃,结果就是完全不同。之前的江南难道没有得到部里文件?难道没有人告诉他们考成项目?事实上从上到下,都不当回事。每年审核的时候,仍旧是老一套的办法:一哭二闹三上吊。
哭,自己的辖区多灾多难,民不堪其苦。
闹,考成不公,小人结党,残害君子。
上吊者,吊在任上死活不管,尸位素餐。
这些官吏得到了地方上的支持,甚至还能搞出苏州五人事件。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囊肿毒瘤,正需要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将之划破,挤出脓水,剜除腐肉。
高效的都察院就是这柄手术刀。
虽然徐梁能够用行政命令强行调任御史的职位,但终究不如他们主动提出来效果更好。因为御史也是血肉之躯装载着七情六欲,若是强行调任,说不定还会导致他们与毒瘤的妥协。
刘崧的表率,为他赢回了苏州济留仓案的嘉奖令,也得到了一个省的巡按职位,只是具体的省份却没有提前透露。
眼看着皇帝和他的酷吏大伤江南士林元气,江南士林又不能说这些人的确没有罪过,于是一方面以百年弊政相因作为开脱,要皇帝陛下忌用虎狼之药。一方面又说各州县没有了主官,农桑荒废,民生不堪一顾,要朝廷妥善安顿。
唯一让徐梁欣慰的是,这两年蒋德璟在淮河治理上的确没有白扔银子。今年的水患总算没有在春耕时节出来捣乱,否则真是应了天怒人怨一说。
柳如是很难理解当前的处境,在自卑的同时又有些哀怨:为何案子也办了,人也抓了,但是江南这边的局面像是还没有打开呢?
没打开?徐梁笑了:昆山济留仓一案过去之后,整个环太湖的州县都已经换上了新政官员,这是大明最为富庶的一块了,还不够?
但是……陛下,报纸上仍旧是反对的人居多啊。而且东厂的报告也说:有人暗中联络乡绅,散播不稳言论,恐怕会有民变么?
他们是看出我兵力不足,就如我当年节节败退一样,想用地广人多来耗死我。徐梁道:只要让他们证明我在南京一无所成,而且还让江南局势糟糕不堪,我自然就得回去。
所以陛下,咱们的处境并没有转机啊。柳如是总结道。
有很大的转机,比如谁为这个大案负责。
谁?
柳如是疑惑了,所有卷入案件的官员最高只追查到府一级,有什么资格承担责任?难道由南京高官来承担?还是浙江三司?(3/3)
在场这些御史都是政法学院出身,深知法律教育简单、速成,出来就是官。若是自己能够开办这学校,不求敛财,倒是能带不少徒弟出来。
虽然动心的人不少,但许多人还是碍于李邦华的情面,没有上表要求调职。
徐梁意外于刘崧的申请调职,也看出了这是刘崧的谢罪。不过这样做其实很明智,任何一个地方开拓时期最为困难,但取得的机会也是最大的。而且这样的表率作用,的确能够缓解江南法司不足的窘况。
在徐梁的新政推行中,若是没有都察院这柄利刃,结果就是完全不同。之前的江南难道没有得到部里文件?难道没有人告诉他们考成项目?事实上从上到下,都不当回事。每年审核的时候,仍旧是老一套的办法:一哭二闹三上吊。
哭,自己的辖区多灾多难,民不堪其苦。
闹,考成不公,小人结党,残害君子。
上吊者,吊在任上死活不管,尸位素餐。
这些官吏得到了地方上的支持,甚至还能搞出苏州五人事件。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囊肿毒瘤,正需要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将之划破,挤出脓水,剜除腐肉。
高效的都察院就是这柄手术刀。
虽然徐梁能够用行政命令强行调任御史的职位,但终究不如他们主动提出来效果更好。因为御史也是血肉之躯装载着七情六欲,若是强行调任,说不定还会导致他们与毒瘤的妥协。
刘崧的表率,为他赢回了苏州济留仓案的嘉奖令,也得到了一个省的巡按职位,只是具体的省份却没有提前透露。
眼看着皇帝和他的酷吏大伤江南士林元气,江南士林又不能说这些人的确没有罪过,于是一方面以百年弊政相因作为开脱,要皇帝陛下忌用虎狼之药。一方面又说各州县没有了主官,农桑荒废,民生不堪一顾,要朝廷妥善安顿。
唯一让徐梁欣慰的是,这两年蒋德璟在淮河治理上的确没有白扔银子。今年的水患总算没有在春耕时节出来捣乱,否则真是应了天怒人怨一说。
柳如是很难理解当前的处境,在自卑的同时又有些哀怨:为何案子也办了,人也抓了,但是江南这边的局面像是还没有打开呢?
没打开?徐梁笑了:昆山济留仓一案过去之后,整个环太湖的州县都已经换上了新政官员,这是大明最为富庶的一块了,还不够?
但是……陛下,报纸上仍旧是反对的人居多啊。而且东厂的报告也说:有人暗中联络乡绅,散播不稳言论,恐怕会有民变么?
他们是看出我兵力不足,就如我当年节节败退一样,想用地广人多来耗死我。徐梁道:只要让他们证明我在南京一无所成,而且还让江南局势糟糕不堪,我自然就得回去。
所以陛下,咱们的处境并没有转机啊。柳如是总结道。
有很大的转机,比如谁为这个大案负责。
谁?
柳如是疑惑了,所有卷入案件的官员最高只追查到府一级,有什么资格承担责任?难道由南京高官来承担?还是浙江三司?(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