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得太粗糙了。



在徐梁看来,刘崧就是典型的急功好利,办事情不考虑后果,缺乏的大局观。



若有大局观,就应该懂得什么叫做抽丝剥茧,懂得什么叫做审时度势。



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牵连太多人。



真的以为现在是太祖朝了?



太祖朝对待官员苛刻,那也是分步走的,也是跟刮鱼鳞一样,一排排的往下刷人,可从未有一下子,圈死一片人的做法。



不过事情发生了,就没有退缩的道理。



徐梁留在南京,很大程度上要给这群人擦屁股。



为了填补这群激进派御史闹出来的权力真空,徐梁紧急从河南、山东、北直、甚至陕西的苦役营里调来了一大批劳改还算是不错的官员,充任环太湖州县的县官到吏员的各个空缺。是否能顺利度过这次春荒,就要看这些人的调度手段和施政能力了。



刘崧站在徐梁面前的时候,颇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对眼前这个聚集天下毁誉于一身的年轻皇帝,刘崧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爱。



正因为皇帝的横空出世,自己原本的仕途被硬生生截断,遭受到了人生最为黑暗的一段。



然而也正是这位皇帝,让他登上了不敢企及的高度。



当然,对于这位年轻的皇帝,他内心世界是真正的钦佩,如果不是他,或许这个国家已经不存在了,所有的读书人,都要留起那种丑陋的鞭子,给满清做奴隶。



虽然刘崧不认为自己这种先前收受贿赂的人有什么节操,但是读书人的气节还是有的。



当然,他真正钦佩的地方还是陛下对自己命运的改变。



如果没有甲申国变,若是没有陛下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的仕途顶端是在哪里呢?某个外省的按察使?或是一方提督?入部做个主事,最后混个侍郎的头衔回乡养老?



不管是哪一种,即便让他突破天际地穿上了仙鹤补服,都不可能有如今这样的耀目。



臣都察院监察御史刘崧参见皇帝陛下。刘崧行礼如仪。



徐梁点了点头,道了声:坐。



刘崧道谢之后挨着绣墩的边坐下。



这回这个案子,办得很有头脑。徐梁道:昨天京师飞鸽传书过来,都察院嘉奖你们的官员已经出发了,看来整个道院都很兴奋。



全靠陛下成全。刘崧道。



不,不关我的事。徐梁叹了口气:我已经命人传书李大人,让他将你的嘉奖除去。这个案子。你能拿到奖金,但嘉奖令没有你的份。



刘崧以前一直觉得奖金才是实惠,直到生活踏上正轨之后,他又发现嘉奖令和奖状更让人愉悦。听了徐梁的话,刘崧的心脏仿佛被只看不见的手紧紧握了一记。



知道为什么?徐梁道:因为你的行径已经越过了一个司法官的底线……你这不是司法,而是在钓鱼。



徐梁心想,幸好我身边儿没有魏征那样的大臣。



如果有的话,就凭你这种钓鱼行径,你的脑袋都未必能保得住。



很多话朕虽然不愿意多说,但是不代表你们这种做臣子的,就做的对!



刘崧失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晚明霸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晚明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