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的阁楼都比这个高。
她刚走到门口,高燕和参谋长已经迎了出来,两人都明显带着拘谨,努力不让自己的匪气流露出来。参谋长本还想把自己的扇子拿出来增添些许文气,但是在这个每天都有人冻死的时候,自己拿把扇子恐怕不合时宜。
卢训导,这一路可还顺利?高燕笑道。
顺利,十分顺利。卢木兰也笑道,又转向参谋长道:我看沿途已经有人在修路了,参谋长行事果然雷厉风行。
勘察之后一共是十六里路,早些修好还有许多东西要运。参谋长让开一步:训导,里面详谈吧。
卢木兰也让了一步,最后还是以高燕、参谋长、卢的顺序依序而入。
鼓楼里还有几个参谋在纸板上写写画画,见了三位主官进来也不曾有什么表示。这是总参谋部传出的习惯,据说最初参谋们见到上官便要停手,被陛下教育了一番,这才形成了工作第一,主官靠后的风气。
卢训导,高燕请卢木兰入座,我与参谋部以为,宁远是囤集军资的上佳之地,很需要一个主官坐镇,卢训导以为如何?
卢木兰当然明白高燕的言外之意,这是让她自己请缨。她瞟了眼墙上的地图,上面用朱笔在兴城河河西画了个老大的圈,显然是预设的主战场。既然如此,高燕和参谋长都不可能离开主战场,留守宁远。
卑职愿听将领,服从调遣。卢木兰终于还是没有请缨,她也希望能够身在主战场,履行训导官的职责。
那就好!高燕道:请卢训导坐镇宁远,驻守军资,设立野战医院。我与参谋长守在海岸营地,直到兴城渡修好。
兴城是宁远的古名,源于辽圣宗时候。参谋部因此将连接宁远和海岸营寨的渡口称为兴城渡,甚至还有人建言起一座大桥——当然,那得是曰后彻底巩固之后的事了。兴城河在宁远到海岸这段,足有百丈来宽,最窄处也有九十丈,要修桥谈何容易。
卢木兰轻轻一笑,道:卑职固然愿在沙场建功,不过身为大明将领,固然当以全局为重。
训导好见识!参谋长手腕一抖,方才想起自己手里没有折扇,哈哈一笑,掩饰尴尬。
不过野战医院若是放在宁远,受伤将士恐怕不便医治啊。卢木兰质疑道。
在宁远的院舍修好之前,医院自然还是在海岸营寨。高燕道:鞑子反应再慢,十曰内也该开到了。
卢木兰了然道:原来将军是想一战定乾坤。
鞑子来人越多,战斗力越弱,越是好打,而打完之后他们的胆气丧得就更厉害!高燕道:陛下曾说:哪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道理。所以嘛,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他们还可以走喜峰口。卢木兰道。
呵呵,参谋长笑道,鞑子大军走喜峰口是去威慑蒙古的,乃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条路不说好不好走,只说粮草补给绝对不够。多尔衮选辽西走廊回沈阳,一者是路途近,二者也是补给方便。
卢木兰恍然大悟,道:那他还真是不得不跟咱们打这一场。
他十倍于我,我只好守城,如今他以两旗之力不过三五万人,我何必怕他!高燕豪爽道。
祝将军旗开得胜。卢木兰抱拳拱手道:卑职既然奉命驻守宁远,便是与城共存亡,请将军放心。
高燕和参谋长也觉得不会有什么
她刚走到门口,高燕和参谋长已经迎了出来,两人都明显带着拘谨,努力不让自己的匪气流露出来。参谋长本还想把自己的扇子拿出来增添些许文气,但是在这个每天都有人冻死的时候,自己拿把扇子恐怕不合时宜。
卢训导,这一路可还顺利?高燕笑道。
顺利,十分顺利。卢木兰也笑道,又转向参谋长道:我看沿途已经有人在修路了,参谋长行事果然雷厉风行。
勘察之后一共是十六里路,早些修好还有许多东西要运。参谋长让开一步:训导,里面详谈吧。
卢木兰也让了一步,最后还是以高燕、参谋长、卢的顺序依序而入。
鼓楼里还有几个参谋在纸板上写写画画,见了三位主官进来也不曾有什么表示。这是总参谋部传出的习惯,据说最初参谋们见到上官便要停手,被陛下教育了一番,这才形成了工作第一,主官靠后的风气。
卢训导,高燕请卢木兰入座,我与参谋部以为,宁远是囤集军资的上佳之地,很需要一个主官坐镇,卢训导以为如何?
卢木兰当然明白高燕的言外之意,这是让她自己请缨。她瞟了眼墙上的地图,上面用朱笔在兴城河河西画了个老大的圈,显然是预设的主战场。既然如此,高燕和参谋长都不可能离开主战场,留守宁远。
卑职愿听将领,服从调遣。卢木兰终于还是没有请缨,她也希望能够身在主战场,履行训导官的职责。
那就好!高燕道:请卢训导坐镇宁远,驻守军资,设立野战医院。我与参谋长守在海岸营地,直到兴城渡修好。
兴城是宁远的古名,源于辽圣宗时候。参谋部因此将连接宁远和海岸营寨的渡口称为兴城渡,甚至还有人建言起一座大桥——当然,那得是曰后彻底巩固之后的事了。兴城河在宁远到海岸这段,足有百丈来宽,最窄处也有九十丈,要修桥谈何容易。
卢木兰轻轻一笑,道:卑职固然愿在沙场建功,不过身为大明将领,固然当以全局为重。
训导好见识!参谋长手腕一抖,方才想起自己手里没有折扇,哈哈一笑,掩饰尴尬。
不过野战医院若是放在宁远,受伤将士恐怕不便医治啊。卢木兰质疑道。
在宁远的院舍修好之前,医院自然还是在海岸营寨。高燕道:鞑子反应再慢,十曰内也该开到了。
卢木兰了然道:原来将军是想一战定乾坤。
鞑子来人越多,战斗力越弱,越是好打,而打完之后他们的胆气丧得就更厉害!高燕道:陛下曾说:哪有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道理。所以嘛,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他们还可以走喜峰口。卢木兰道。
呵呵,参谋长笑道,鞑子大军走喜峰口是去威慑蒙古的,乃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条路不说好不好走,只说粮草补给绝对不够。多尔衮选辽西走廊回沈阳,一者是路途近,二者也是补给方便。
卢木兰恍然大悟,道:那他还真是不得不跟咱们打这一场。
他十倍于我,我只好守城,如今他以两旗之力不过三五万人,我何必怕他!高燕豪爽道。
祝将军旗开得胜。卢木兰抱拳拱手道:卑职既然奉命驻守宁远,便是与城共存亡,请将军放心。
高燕和参谋长也觉得不会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