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什么时候了,臣如何敢欺瞒王爷?



洪承畴早有准备,所以一张口便是滔滔不绝,将自己通过观察和综合情报之后的出来的结婚,一一说出来,多尔衮不住的点头,。



等到洪承畴说完,多尔衮心中当时大惊,虽然新三师没有参战,但是合计一下,第一师、第二使出动的兵马,足足接近五万人的数量,这是连带骑兵营和火器营也计算在内。



按照满洲军中主力部队,包衣和辅兵也算作兵马来看的话,比例应该是一比五。



所以这么一合计,明军竟然是一个恐怖的天文数字,起码超过二十万大明军民盘踞在京畿之地。



如果按照后来大肆使用汉民包衣的情况,满洲军中主辅比高达一比十,那明军相应的就要有四十万大军!



这简直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数字。



要知道,此时哪怕是多尔衮再不想承认,但是明军的战斗力远远超过清军,已经成为实打实的事实。



这种估算出来的数字并不可靠,如果按照发动民众支援前线的数量,明军起码有百万之众。



然而这种人民战争的概念,非但多尔衮不能理解,洪承畴不能理解,即便那些自以为深谙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雄主,也未必能一窥这股巨大力量爆发之后带来的惊天巨变。



非但要得民心,更要能得民力。



那种举个喜迎王师牌子的民心,的确没有任何意义。



多尔衮不清楚这点,但他已经切实体验到了汉民对他们的排斥。在他可怜的历史知识中,只有蒙古人占据过这个花花世界,而他们对于占领地的做法不能复制:屠城,毁城,种草,放牧。



满洲人不是牧民,满洲人需要城市带来的荣华富贵,需要精美的饮食,需要汉人制造的丝绸、瓷器。



既然不能学蒙古人毁掉这一切,还不如重复过去三十年里生活方式:养肥,宰割,再养肥,再宰割。而且一旦收复了故土,这些尼堪蛮子就会陷入内斗之中,最终仍旧要败在满洲铁骑之下。



那就走吧。多尔衮彻底放松下来,吐出四个字,再也不想留在关内饱受煎熬。



可是议政大会……



不用管。让多铎带着人马、包衣。还有缴获的钱粮先走。多尔衮觉得自己越发没有力气了:诚如先生说的,至于如何分配,还是等回到了盛京再行商议吧。



洪承畴微微点了点头,心情沉重。



自己是留在大明,还是死心塌地跟着出关呢?这个问题,已经在洪承畴的心里盘旋了许久。没有人比洪承畴的内心更复杂了。



最后大多数时间,自己只是越想越痛苦。甚至会恨到崇祯皇帝那里去。



如果不是崇祯那么无能,自己最后怎么又会落到这幅田地?明明中原才是自己的家,自己却要给满清做奴仆。



当然,想想这些,多尔衮又会恨满清,为何开局那么好的牌,等到黄台吉一下桌,这牌就打成了一团糟。



最后洪承畴又会怀疑自己,因为自从自己投降了满清之后,除了帮助他们改造、汉化,竟然在战略上,就再也没有多大的功绩。



真的是白瞎了之前自己打农民军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现在不仅仅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便是满清的贵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晚明霸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晚明霸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