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政权,史称南齐。
到拓跋宏亲政时,南齐的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萧道成,早已驾崩,至于是哪个皇帝当政,咳咳,狗熊再挖个坑,咱后面再讲哈。
冯太后死后,于当年(490年)拓跋宏亲政,继续冯太后的改革。
拓跋宏早有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的打算,但知道北人都不大乐意南迁,在太和十八年(494年)忽悠大家:
“我们是要南征去,踢齐国的屁股!”
既然是南征,那众人便不能说什么了,于是拓跋宏不但带着将士,连文官都给薅上了。
八月份时,众人浩浩荡荡的向南走,因为要南征,洛阳是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到九月份时,众人终于到达了洛阳。
为什么用“终于”?因为,自他们从平城出发时,便阴雨连绵,即便是马车,在这样的雨天里,也早都淋透了。
于是,众人这一个月的路程,就是在雨水和泥泞中度过的,将士们还倒好,可文官们就受不了,终于抵达洛阳,自然是雀跃不已。
拓跋宏也毫不吝啬,美女佳肴、好住好玩的好生伺候着。
这样过了几天,拓跋宏大手一挥:
“走,咱继续踢齐国的屁股去!”
在这样的温柔乡里渡过多日,又看到中原地带的繁荣似锦,以及不同代地的绿绿葱葱,都有些留恋,吭吭唧唧的不愿再前行。
拓跋宏很是“生气”的说:
“我们兴师动众的,怎么能一事无成!这样怎么警示后人?!如果不愿南行,那就迁都于此!”
于是,迁都一事便这么定了。迁都后,改旧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司州改为恒州。
太和十九年(495年),有诏规定了迁都后的丧葬规则:
迁往洛阳之人,自此之后,都归葬邙岭(河南省偃师市北部),不得再葬于恒州、代州,也就是说,迁往洛阳的人,就只能葬在河南境内,不得返回代地安葬。
有夫先葬在北的,妇在南去世,宜返回代地安葬,移父就母或移母就父,都是可以的,但,妻必须从夫,夫先安葬在北,妇今丧在南,妇人从夫,宜返回代地安葬,若反过来,妻子的坟在恒州、代州,夫在洛阳丧,那么就不能葬于恒州、代州,没有夫从妇、以尊就卑之理。若要葬于其他地方,也是允许的。
对官员也有规定:
户属于恒州、燕州(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恒州东部、幽州北部置燕州。燕州治在今北京昌平区东南沙河镇辛力庄),人却在京洛任职,那么去留则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这个丧葬规定,仅对恒州、代州以及洛阳之地,其他诸州,则随意,不受此规定限制。
拓跋宏虽然雷厉风行,但,在迁徙一事上,并没有强硬要求,一些代都的旧贵,并没有全部迁徙,以迁徙者,也任他们往还。
这也是当时形势所迫,毕竟反对迁都的人占多数,拓跋宏使计让迁都成行,但,对于人来说,却不能强硬要求,否则会造成诸多的不稳定。
只是,留下的这些旧贵,反倒成了日后动荡的主力,咳咳,狗熊这里又要挖坑了,后面再讲。我去!这坑左一个、右一个的,填不急了!哎呀,狗熊羞涩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到拓跋宏亲政时,南齐的开国皇帝——太祖高皇帝萧道成,早已驾崩,至于是哪个皇帝当政,咳咳,狗熊再挖个坑,咱后面再讲哈。
冯太后死后,于当年(490年)拓跋宏亲政,继续冯太后的改革。
拓跋宏早有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的打算,但知道北人都不大乐意南迁,在太和十八年(494年)忽悠大家:
“我们是要南征去,踢齐国的屁股!”
既然是南征,那众人便不能说什么了,于是拓跋宏不但带着将士,连文官都给薅上了。
八月份时,众人浩浩荡荡的向南走,因为要南征,洛阳是必须经过的一个地方,到九月份时,众人终于到达了洛阳。
为什么用“终于”?因为,自他们从平城出发时,便阴雨连绵,即便是马车,在这样的雨天里,也早都淋透了。
于是,众人这一个月的路程,就是在雨水和泥泞中度过的,将士们还倒好,可文官们就受不了,终于抵达洛阳,自然是雀跃不已。
拓跋宏也毫不吝啬,美女佳肴、好住好玩的好生伺候着。
这样过了几天,拓跋宏大手一挥:
“走,咱继续踢齐国的屁股去!”
在这样的温柔乡里渡过多日,又看到中原地带的繁荣似锦,以及不同代地的绿绿葱葱,都有些留恋,吭吭唧唧的不愿再前行。
拓跋宏很是“生气”的说:
“我们兴师动众的,怎么能一事无成!这样怎么警示后人?!如果不愿南行,那就迁都于此!”
于是,迁都一事便这么定了。迁都后,改旧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司州改为恒州。
太和十九年(495年),有诏规定了迁都后的丧葬规则:
迁往洛阳之人,自此之后,都归葬邙岭(河南省偃师市北部),不得再葬于恒州、代州,也就是说,迁往洛阳的人,就只能葬在河南境内,不得返回代地安葬。
有夫先葬在北的,妇在南去世,宜返回代地安葬,移父就母或移母就父,都是可以的,但,妻必须从夫,夫先安葬在北,妇今丧在南,妇人从夫,宜返回代地安葬,若反过来,妻子的坟在恒州、代州,夫在洛阳丧,那么就不能葬于恒州、代州,没有夫从妇、以尊就卑之理。若要葬于其他地方,也是允许的。
对官员也有规定:
户属于恒州、燕州(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恒州东部、幽州北部置燕州。燕州治在今北京昌平区东南沙河镇辛力庄),人却在京洛任职,那么去留则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这个丧葬规定,仅对恒州、代州以及洛阳之地,其他诸州,则随意,不受此规定限制。
拓跋宏虽然雷厉风行,但,在迁徙一事上,并没有强硬要求,一些代都的旧贵,并没有全部迁徙,以迁徙者,也任他们往还。
这也是当时形势所迫,毕竟反对迁都的人占多数,拓跋宏使计让迁都成行,但,对于人来说,却不能强硬要求,否则会造成诸多的不稳定。
只是,留下的这些旧贵,反倒成了日后动荡的主力,咳咳,狗熊这里又要挖坑了,后面再讲。我去!这坑左一个、右一个的,填不急了!哎呀,狗熊羞涩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