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甚至使计,陷害了华轶、刘琨等这样的忠臣、贤士。



中国历史中,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也不缺恨不得挫骨扬灰的佞臣,可偏偏佞臣陷害成功,忠贤之士往往是被害的角色……



又激动了,国骂要破口而出了,请容狗熊去墙角扎扎小人,冷静冷静……



王敦得益于这些混乱,为自己攒了不少功绩,有意控制朝廷。



晋元帝司马睿为了抑制王氏权势,以刘隗、刁协、戴渊等人牵制,并防御京师。王敦很是怨恨,于322年发兵,攻陷建康,刁协等人被杀,史称王敦之乱。



后晋明帝司马绍继位,下令讨伐王敦,并谎称王敦已逝,借此消除将士们对王敦的畏惧之心。



王敦得信后大怒,起兵攻健康,却于当年病逝,被晋明帝平乱成功,王敦亦被剖棺戮尸。



历史中对王敦的评价是妄人,残忍暴虐且倨傲狠戾。残忍暴虐则敢行不义,倨傲狠戾则不肯居人下。



吕思勉说王敦并非怀有反叛的意愿,只是因为倨傲狠戾的习性,让他不能被皇帝所容忍,于是君臣之间,渐生嫌隙,即生嫌隙,王敦即不愿委曲求全,又不能急流勇退,于是渐行渐远,便发展成了之后的局面。



或许王敦真的没有反叛的意思吧,但他想废除晋明帝司马绍的做法,已显示出他有操纵朝廷之意,如果废除成功,下一步会不会就是篡位呢?或许会如桓温那样,咄咄逼人。



这个还真不好说,没发生的事,只能瞎想一下。



不过,王敦与之后的桓温比起来,确实要温和很多,没有咄咄逼人之势,亦或是晋明帝霸气,压的他不敢太跳腾。



平定完“王敦之乱”,又发生了西阳王司马羕的弟弟南顿王司马宗之乱,不过这个规模小,影响也小,很快便被平定了。司马羕被免官。



于327年——328年发生了“苏峻之乱”。



当时纪纲很是颓废,苏峻起兵可谓是一呼百应,被免官的司马羕,以及章武王司马休都投奔于他,还有李晃、张建、祖约、郭默等,或直接投奔于苏峻,或借苏峻起兵之势亦趁机起反。



可见朝廷已经衰微到,镇不住这些手握兵权的人了。



还有一些将领,尽管没有反,但也多为自己利益考虑,让他们配合,也是思前想后,犹犹豫豫的。



就像战国时期,动一下还要考虑考虑周边国家会不会来袭击,会不会背后捅刀子,我能获得什么利益等等,已经没有了“朝廷”的概念。



司马氏混到这地步,会不会也生出宗主周室的悲凉?我一堂堂宗主,都快没命了,你们这帮丫的,却只顾着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吕思勉认为,东晋国势不振,是因为当时风气怠惰、涣散,而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当时的权臣王导是罪魁祸首。



不过,狗熊倒是认为,司马睿也逃不脱干系。



在洛阳时,司马睿与王导便是亲交,来往甚密,南渡还是王导的提议,这样两个人,肯定有相同之处才会密切往来,所以,风气怠惰、涣散,也不能全怪王导一个人。



之后,琅玡大族孙泰组织群众发动起义,但在398年,孙泰被诛,其侄孙恩逃到海上。



孙恩又是谁,史籍中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是孙秀之后,一种说他是孙秀之族。那么孙秀又是哪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砸进纷乱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熊星来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熊星来客并收藏砸进纷乱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