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上也就越正规,越轻松,口碑也是越好。



甚至张彦明计划着在公司里推行接班制度,像过去的老企业一样,父母退休了可以推荐一个子女顶进来,或者优先录取员工子弟,形成一种归属感。



不过这个他还没有考虑成熟。



过去的老国企并不是一无是处,恰恰相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老国企的落败原因相当复杂,并不影响学习他们的长处。



国人比较习惯绝对和一刀切,否认就是全面的否认,认同就是全面的接收,这种极端导致了整个社会出现问题,但从来没有人深思。



也有可能是想过了但就是不改,要树立威严嘛,怎么能承认错误?但世界上有谁能不犯错误?



……



张彦明起身去办公桌上翻了翻,把卖场的工作计划报告找了出来,拿到会客区递给曾俊烈:“都在这里了,我还没看到。想了解什么自己看吧。”



曾老板有点意外,在他意识里这就是公司机密了,怎么可能随意的拿给外人看?哪怕不是在同一个行业。



但是接都接过来了,那就看看呗。



和电话说的差不多,一个是成立地区管理部的事情,第二是各层级员工培训,成立委培班,第三个是各省旗舰店的开业计划。



后面还有建议,拟在卖场里增加小家电,厨具,扩大经营品牌,增设手机专柜和电子产品专柜。



整个报告没有什么空话套话,就是有什么说什么,这么大个公司,计划报告一共就三页纸。



曾俊烈几眼就看完了,把报告放到茶几上,有点不好意思的冲张彦明笑了笑,点了点头。这其实已经算是在打探商业秘密了。



虽然张彦明并没有把这些当成什么秘密。



“曾总那边,现在开了多少店了?今年准备开多少?”



说起来也是奇怪,国民和苏宁交这一对冤家,虽然成立前后相差了三年时间,但整个发展轨迹相当一致。



九十年代都闷头发展一隅,都在99年后决定向外扩张。



前十年两个一个是家电综合卖场,一个是一心只做空调,都做到了业内第一。



但从2000年开始有了变化,苏宁交决定做家电综合卖场,和国民重合了。



两边都遭遇过行业阻击,都是以弱胜强获得最终的胜利。



苏宁交93年的一挑八声名大盛,而国民99年津门一挑十,00年在申城独挑八大厂家联盟,回身01年又在鲁尔单挑四大,差一点折戟沉沙,好在有惊无险。



“今年准备去关外和秦州,分两步走,打算先站住鲁尔和秦都,后面需要看看。”



“这边布局差不多了?”



“差不多了,京城津门和申城都上了正轨,其他地方……暂时我考虑往北走,市场成熟一些,消费能力也偏强。”



“还是决定用你的老方法?”



他的老方法就是降价降价再降价,用了两年时间把家电行业的利润水平从高高在上无法考究硬生生拉到了十点线上。



国内所有行业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商品卖给自己人的时候,那叫一个贵,这里面有厂家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经销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真的不是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