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前景还是很好的,债务也不用我添,可以靠自身慢慢还。”



“你是说,就是这项技术?有这么大的市场?”



“嗯,六七成的把握。”



马言眨着眼睛消化了一下,认真的说:“我真的想入股。”



“可以,拿厂长来换,一个货真价实的厂长,百分之十。”



其实投产一个玻璃厂不需要多少钱,这会儿在国内来说,上千万足够用了,包括买地建厂和设备购进。值钱的是技术,是专利。



“会出口吗?”



“肯定的。以后还会授权生产,不可能一家独占。”



“那,我建议你把厂子放在蛇口。或者郁州和蛇口同时搞起来。不要考虑原料的问题,多考虑市场和运输。”



“明天先看看吧,来都来了。”



……



第二天,一行人驱车去了海州县,在海州绕来绕去的跑了一天,中午就在县城对付了一口。



整体转完,张彦明有点失望,这边确实是国内储量最大的地区,但是太分散,矿产分布差不多一百多平方公里范围,大部分只能搞小矿。



再加上马言的意见,张彦明的想法也就发生了变化,感觉原来有点想偏了。



有错就改,改了再犯嘛,这事儿也就放下了。



晚上回到市内,张彦明让小助理约了这边的物流安保物业还有地产四方面的负责人到酒店见了个面,请大家吃了顿饭,聊了一会儿。



第三天,十一月八号,张彦明跟着老马到了临安。呃,是甬城。



也没有人接机,七个人从甬城机场出来,坐大巴进城,然后再坐长途车去临安。一百七十多公里。



这会儿余暨还是余暨市,也没有机场。余暨国际机场还在建设当中。



虽然临安才是省会,但事实上一直被隔壁的甬城压着一头。不管是经济上还是政治地位上。



甬城87年成为计划单列市,88年获得地方立法权,都没临安什么事儿。94年,两座城市双双晋级成为副省级城市。



老马这会儿住在湖畔花园,一百五十平的复式,老马一家住在楼上,楼下就是公司。



这套房子花了老马四十五万,二手房。



一个是那个时候房价本身就不高,二一个是位置偏远。



没错,97年那会儿城西这片儿算是城郊,在本地人眼里基本上就是乡下了。



就好像这会儿的京城那边,出了二环就感觉出城了,住在三环都不好意思说出口。谁能想得到若干年后五环都那么嚣张?



04年那会儿别人一听住在望京都一撇嘴,现在在说之前都要先抬头挺胸。时势变迁啊。



到达的时候也就是晚饭时间了。



马言在车上就打电话做了安排,几个人到了市里直接打车去了饭店。



马言的家人还有公司的各位股东都来了,给张彦明一行接风。



也不是什么大饭店,都是自己人不用讲究那些虚的,安排的是城边一家老馆子,声名不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真的不是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