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很多还在种地放牛呢。资源,机遇。资源占了绝大部分。”



“对,成名了就好了,什么样也不会有人敢指责,都是歌颂。鲁迅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你觉得如果一个学生写出这样的作文,老师会怎么说?”



“我感觉没什么问题呀?”



“对,读得通,意思也通,这算是好的,现在有些作家诗人写的干脆就是不通,甚至连字词的用法和意义都搞不懂,就敢发表大作了。”



“不信,比如呢?”



“比如一个学文的学生,给他老师写了一首感谢的诗,指称用的是尔。老师还挺感动,夸赞了一番。”



仙媛愣了一下,想了想才说:“这个老师自己就不通吧?就这还教学生?”



张彦明摇了摇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以一口气讲半年。



人哪,早就浮了,哪有心思去琢磨去做学问,都是绞尽脑汁使尽了手段上位,拿到话语权,然后还不是说什么是什么,谁敢反对?



至于传播出去是对是不对,和他个人有关系吗?身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和仙媛闲聊了一会儿,话题慢慢转到了工作上。



“网络这块,可能最近会有些动荡,等这股风波过去,也就是我们该涉入的时候了,你这边要早做准备。”



“我始终对网络相关的公司这块有点吃不准。”



“不存在,门户网站我们是一定要有话语权的,还有搜索网站,再就是商业网站。这边的事儿你可以多和马言沟通,他应该擅长。



你这边手里的项目都要加速,可以开始准备后续的工作了。”



这些事情在往来公文文件里都有规划,张彦明不过就是顺嘴提个醒。



“后面划出去那一块今年动不动?”仙媛随口问了一句。



西北角上单独规划了一块地在那,没计入孵化园管理,不过用来干什么仙媛是知道的,那里计划是建立一座计算机中心。也就是超算。



这是张彦明计划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计算机硬件的的研发生产其实早就在布局了,在世界各地入股控股那么多公司,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赚钱。



各方面的设备技术科研都在蚂蚁搬家,一点一点的挪动,然后遍地开花,分散在全国各地比较适合的地方。落地生根。



生根发芽,然后自然就是遍野春花。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然后发生质变。



国外的先进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上百年,甚至更久,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的发展速度已经是相当惊人了,虽然是站在了别人的肩膀上,那也是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张彦明的路线相当简单,整个系统的知识,科技,设备,这里弄一点儿,那里挪一下,东凑一些西借一些,慢慢的整个版图就搭起来了。



再经过分散到各地的公司(工厂)学习吸收,转化为各自的生产力,慢慢试着生产一颗螺丝,一片电板,一块半导体,哪怕都是原料级的。



积累的过程或长或短,张彦明根本不在意也不会考虑,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真的不是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