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试试,时间来得及。”张彥明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了,让他们再唱一遍听听。”殷老师把烟头掐灭,站起来走进录音间。



……



反复唱了几遍,录了几版,最后两个老头商量了一下,选择了文工团的江海还有朱丽。文工团和国音两边一家一个,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的。



张彥明也不在意这些,能把歌唱好推出去就行了。



没被选上的两个人表面上看也没什么大反应,笑着留下了联系方式客气了几句告辞走了。至于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弊屈谩骂就没人知道了。



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公平存在,公平本身其实就是不公平。



命运这个东西不太好说,玄的很,你说它不存在,但是又解释不通,你说它存在却又看不见抓不着。



这边人选定下来开始在殷老师指导下进行练习。



一名合格的录音师可不仅仅就是把声音录下来就行,还得能对演员进行专向性的辅导,引导他们把歌曲需要的表现释放出来。



想录好一首歌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什么一次过三次过的那就是故事传说,不可能。



人每一分钟的状态都在变化着的,需要不断的调整反复的纠正,录出成百上千轨,然后再组合,最后才是我们听到的cd或者无损音源的效果。



唱功好一点的确实会相对快一些,但也并不会悬殊到一天一首歌的地步。



不过唱功好的可以唱现场,人的耳朵并不能像机器一样分辩得出一些细微的变化差距。



唱功不好的,就只能假唱了,让他唱现场那也是车祸现场。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假唱越来越多的原因。



这些只能假唱的明星大腕逐渐影响了整个行业,最后弄得大家都要去假唱了,这是典型的劣币驱良币的体现。



所以后来就出现了一些人拿倒了麦,对不上口型的事情。这是良币对劣币的一种无声的抗议。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大年晚会。



最开始的时候,大年晚会还只是一个晚会,那时候都是真唱,真演,真的互动。



后来一点一点逐渐就变了味道,晚会已经是不是一台晚会了,而是蒙上了政治的花衣,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里面的状况越来越复杂,为了降低风险,只好全员假唱。



不管是企业也好,行业也好,还是哪方面的事件活动,只要一被上面关注,就会这样,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变成了一种奇怪的东西。



扯淡的事儿都在一本正经,正经的事儿都在扯淡。这不是开玩笑的。关健是正经事儿他也不懂也不会。



……



张彥明又没什么事儿了,就等着学校开学。



捐出去的录音棚变成了创业园,需要等京影那边的申报审批划地,这边公司在孙红叶手里逐渐完善成型,连投资公司在仙媛的努力下都基本能正常动转了。



项目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



根本不用他操什么心,他本来也不想操这个心。



投资公司的固定广告已经在选定的几个城市投放,暂时还没有回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真的不是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