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了哪一年,能在火车上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这都算是相当牛逼的事情。



由其是在九十年代,车上的盒饭大部分人都舍不得,就别说去餐车吃饭了。



那么多节车厢只设一节餐车就说明了太多的问题。铁路人自己都知道自己有多狠。



还有接连不停的车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特产风味小吃。



沟帮子烧鸡,港城饽椤饼,麻酱烧饼还有粉肠,煎饼盒子,京城烤鸭,驴打滚猫耳朵,津门大麻花狗不理,德州扒鸡,淄州的烧饼,肉烧饼道口咸菜,卤羊肉。



泰州的煎饼和范镇火烧,徐州的蜜三刀把子肉,八股油条桂花糖,烙馍,还有谁也弄不明白为什么的,啥汤。



珠城的石榴,沱湖蟹大玛虾,烧饼夹里脊老任桥牛肉吉祥饼还有板鸭。



到宁城就更多了,这里做为几朝古都,小吃数不胜数,盐水鸭,鸭血粉丝汤蟹黄包,糯米藕,牛肉锅贴状元豆,小笼包干丝回卤干,光是站台上的东西就让人眼花缭乱了。



常州的水晶肴肉,溧阳风鹅大麻糕,还有芝麻糖和板栗,梨膏糖马蹄酥,各色苏式糕点。



到了苏州就不用说了,这里简直是各种精致面食糕点的世界,甜的咸的酥的软的脆的,挨着样来,还有各种糖和粽子。



车厢里的人基本上都麻木了,包括那个很挣钱的业务员。



一路上盒饭都不太舍得,基本靠方便面的这些人对张彥明和李舞兰的一路各种品尝独吃深恶痛绝。



“这个好吃。这个也好吃。”



“行,回来的时候多买点,这些都能带回去。”



“那个肉也好吃,可惜不能带,怕放不住。”



“等我问问,现在天不热,往北走应该也差不多。”



其实放到后来,许多东西都没有几个人吃了,随着生活条件飞速提高物资越来越丰富,许多美食小吃吃起来已经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天天过年,年也就没了那种向往,变得平凡了,一点一点淡化消失。



九十年代,正是这些传统的最后辉煌。



“哥们,你俩是干什么的呀?”业务员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这一种光吃就是上千块花出去了,他看着眼馋,满满的嫉妒羡慕。



“哦,就上班,没干什么,不像你们都能挣大钱,我俩就是拿工资。”



“那你们出来,就这么花能行啊?”



“没事儿,也不是总出来,够用。平时也不怎么花钱。”



“是啊,还是得正经工作拿份工资啊,有靠。”那位银丝白发的老年人点头赞同。



“大爷,你这是老眼光了,现在厂子还能靠得住?还是得出来创业,抓住机会就能发财。”



“那小伙,听你讲了一道了,也没看出来你咋发财了呀,就看你馋的直咽唾沫,我都买了不少了。”一个大婶接过话把,惹得车厢里不少人都笑起来。



“我这,出差,身上没带那些现金,现在多乱哪。再说有钱就又投进去了,享受那得以后,对吧?现在不得赶紧抓住多挣点。”



“你可没有人家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真的不是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宁溪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宁溪南并收藏真的不是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