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年,十月三十日,朱元璋的老巢应天率先迎来了一场冷雨。



秦淮河畔的花舟之上依然灯火璀璨,豪绅们依然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可老百姓的脸上却越发的忧愁。



那些富人们家中有家丁护院,莫说那些寻常的流寇乱匪打不入他们家中,便是拥兵慎重的大人物,也轻易不会毁坏他们的家园。自



古战乱伤的只有他们这种普通百姓罢了。



好不容易迎来一位善政爱民的吴国公,谁曾想打这吴国公貌似人员极其差,先是跟陈友谅打了一仗,好不容易打赢了,谁曾想到张士诚又来找麻烦。整



个至正二十年,应天的战事就没有间断过。而



且最近的战事貌似并不是非常乐观,尽管国公府尽量在封锁消息,可是张士诚的细作和陈友谅的细作,依然在不间断的向外散播各种消息。其



实也算不上谎言,西线、东线、北线的战事都不是很乐观。



应天的百姓们忧心忡忡,生怕有一天大兵压境,攻入应天,让他们从此再也没有了这舒坦的日子。



而这一段时间,应天的吴国公府的气氛也显得很是沉闷,仿佛有一片乌云笼罩在山水秀美的应天之上,让应天城内的军民难免心情更加的压抑。尽



管应天应天兵强马壮,兵精粮足,可是双拳难敌四手。



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眼



下的应天太需要一场大胜,来提升一下士气了。只



是这大胜能说赢就赢得吗?



清晨时分,昨夜处理公文到凌晨的朱元璋,早早的来到了议事厅。朱



元璋是个非常勤奋的人,不论前线打成什么样,他都雷打不动的保持着自己的习惯。



也许,天道酬勤说的便是朱元璋这般人物。在



张士诚和陈友谅沉迷于享受的时候,他能多少年如一日的努力,多少个夜晚的谋划,分析,不成功那才是真的有鬼了。



朱元璋不信什么天命所归。



他只相信,一切幸福都要靠自己的拳头争取。只



是眼前的形势让他也隐隐约约的担忧起来。



“东线战场那边儿还没有消息传来吗?”刚



踏入议事大厅,朱元璋便看见了自己手下最为欣赏的两位肱骨之士,兢兢业业的李善长,缥缈出尘,仿佛随时会羽化而去的刘伯温。



刘伯温望着大门外的潺潺细雨正在发呆,而李善长则用眼角的余光一直盯着刘伯温,脸上的愁云久久未能散去。



他是应天的大管家,应天这些日子大战连连,消耗何其巨大。



先前有军山帮衬,财政还没有那么艰辛,如今军山被围困,应天的财政瞬间赤字的厉害,现在好多军官都发不出饷银来了。而



最让李善长郁闷的则是,自己兢兢业业的做事,朱元璋也未曾夸奖自己,反而对于刘伯温几句轻飘飘的话,连连心怀感激。



仿佛仙人抚我顶,从此能长生一般。可



以这么说,这位外表忠厚的长者李善长,也忍不住妒忌刘伯温了。位



于身后的年轻的官员,眼神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回到明初当王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渤海郡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渤海郡公并收藏回到明初当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