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整顿。政令的畅通,是改革的第一要务,面对阻力,我们要勇于突破,稍一些顾忌……”



刘志倚与周文台都静静听着,很显然。宗巡抚对于他们的态度以及效率有些不满了,这是在点他们。



两人不自禁的又对视一眼,暗暗深深吸了口气。



他们都扛着巨大的压力,有很多迟疑与犹豫。



南昌县。



赵似坐镇这里,没有四处走动。



李夔与童贯倒是经常出去,指挥各处剿匪,受检战果。



童贯从外面进来,看着十三殿下装模作样的在看书,也不点破,恭恭敬敬的进来,行礼道:“殿下。”



赵似嗯了一声,目光没有离开书。



这是赵煦的标准动作了,赵煦在看书,或者奏本的时候,会非常专注,对于别人的喊叫,只会淡淡的嗯一声。



童贯微笑着递过一道公文,道:“殿下,目前剿除匪患六十九处,擒获的匪徒余两千人。”



赵似吓了一跳,连忙放下书,看着童贯,不掩饰吃惊的道:“有这么多吗?”



两千的匪徒,加上死的,逃的,那岂不是要翻个倍?



童贯道:“这……小人还没有去核检,也难免他们抓良冒功。”



赵似这才有些放松,点点头,道:“要是小小的江南西路都有这么多匪患,那整个大宋,岂不是有数万,甚至十数万的匪盗!”



童贯在开封府是剿过匪的,深知里面的原因。比如,有些白天是老实巴交的农户,晚上就上山下水做了匪盗。



是以,大宋的匪盗,比朝廷一些人预估的会多出很多!



童贯没有与赵似说这些,笑着道:“没有那么夸张,殿下无需多虑。”



赵似嗯了一声,沉着脸又想了想,道:“宫里的陈大官给我来信了。”



童贯对于陈皮是很不服的,一个小屁孩,要不是一直跟着官家,这大官的位置,哪里轮得到他?



但明面上,童贯还是很尊敬的,好奇的道:“大官说了什么?”



赵似有些高兴的,道:“大官说,官家对我的剿匪成果很满意,要给我爵位了。”



宗室改革后,只有赵佖得了一个郡王爵位,赵煦的其他兄弟都没有,一度传言要赶他们出宫。



童贯却想到了更多。



这个爵位,不是剿个匪就能有的,只能说明,这位十三殿下,将来更有大用!



童贯神情顿时越发恭谨,抬着手笑着道:“小人先恭喜殿下。”



赵似脸上有得意之色,道:“你放心,我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奏本我都写好了,你们都在上面。”



童贯是不在乎这点小功劳的,见这位小殿下似乎还没有所觉,想了想,上前低声道:“殿下,您是不是领了童子军?”



在武院,有童子军,赵似是小统领。



赵似越发得意,道:“那些人都是我挑的,我还带进宫,给官家演示过,他夸我训练的很好。”



童贯笑着讨好道:“有了童子军,将来殿下定然能驰骋疆场,立功无数。”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宋时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时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