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在做什么,也不知是否听到,这一刻的开封城,甚至整个大宋,不知道多少人在看向皇宫,看向垂拱殿方向。



在无数人看来,这一声钟声,意味着不是元祐八年的结束,而是‘旧党’统治的结束。



意味着与清平盛世告别,走入了‘绍圣新政’。



当今官家亲政短短不过两年,发生了太多事情,这些事情,比之先帝神宗时代更加混乱,无序,太多人心慌慌,坐立不安,惶恐忐忑。



章惇,蔡卞,李清臣,林希等人此刻就在青瓦房,他们静静听着钟声,神情各异,都偏头看向钟声响起的方向,那也是垂拱殿的方向。



在枢密院的章楶,在家的文彦博,在回京的王存,在工部的苏轼,在皇城司大牢里的高太后垂帘听政时代高官们。



现在,没有一个人心情是平静的。



有的人磨刀霍霍,蓄谋已久。有的人心怀忧惧,辗转难眠。



但不管怎么样,此刻,赵煦站在垂拱殿前,在他的俯视之下,大宋王朝,还是缓慢又极速的迈过了元祐八年,开启了绍圣时代,他的时代!



……



过年对宋人来说意义并不大,因此,在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稀松平常。



宫里的气氛也不热闹,朱太妃不在意,赵煦忙于公务,就过的很是平静。



宫外天寒地冻,走动的人也少,仿佛只有那些大衙门灯火通明,彻夜不眠。



在‘绍圣新政’之下,一部部‘新法’,一道道诏书,一封封邸报,无数的政令,在政事堂六部各寺等来回穿梭,做着最后的确认。



它们将在朝休结束后,第一次朝廷大议上颁布,邸报全国,颁行天下!



江南西路的事,见见成了朝野斗争的焦点,这里是‘绍圣新政’在南方试行之地,还派有大军驻扎,任谁的目光都不能移开。



不论政事堂还要做什么补充决定,都无法比拟宗泽率虎畏军南下,因此固然朝廷震怒,后续动作却是等同于无,只是准备发一道斥责的邸报,命江南西路严查。



开封城,在一种相对平静的气氛中,渡过了一夜。



绍圣元年始。



第二天,赵煦便穿着新衣服,与孟皇后,带着权哥来到庆寿殿,给朱太妃百年。



“母妃,祝您青春不老,容颜永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赵煦带着孟皇后与权哥,恭恭敬敬的给朱太妃磕头,献礼。



朱太妃穿着红色礼服,本来端庄的坐在椅子上,听着赵煦的祝福话,站起来,接过他手里的年礼,嗔怒的笑道:“快起来,地上凉,都起来。”



“谢母妃。”



赵煦站起来,而后拉起孟皇后。



朱太妃看着赵煦与孟皇后,尤其是孟皇后怀里的权哥,越发高兴,道:“拜完年了,咱们就准备吃饭,都快过来。”



朱太妃伸手,招向不远处的赵似,赵幼娥,赵佶,在场的竟然还有赵佖,赵俣,赵偲。







宋神宗总共十四子,赵煦是老六,最大,赵佖是老九,赵佶是十一,赵俣是宋神宗第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宋时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时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