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今天来就是要讨论‘防伪技术’的,是以陈皮待在身上。



年轻人目光闪烁,在赵煦与朱浅珍之间徘徊,似乎有所怀疑。



朱浅珍其实就是故意给着年轻人看的,接过钱票后就转身向身后的伙计,道:“开地库,将一万贯放到后门。”



那伙计认识赵煦,正小心翼翼给赵煦上茶,听着连忙就道:“是。”



赵煦一摆手,神色略微有点着急,道:“不用后门了,有急事,就放到前门,马车很快就来,你们看得住吧?”



朱浅珍一笑,道:“公子说笑了。”



仿佛印证赵煦的话,一队彪形大汉不知道从哪里出来,林立在门口,拉出了数丈警戒线。



年轻人看着,一眼就看出这些人不是普通大户家里的豪仆——他们太有纪律性,一举一动,站立,规矩俨然。



年轻人看了眼,又转向赵煦。



这个比他还小几岁的年轻人,有着奇怪的从容气度。



朱浅珍已经走近里面,大堂里只有赵煦以及几个仆从。



年轻人想了想,在赵煦边上坐下,一副结交模样的笑着道:“兄台,一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兄台是做什么生意?”



赵煦手里把玩着扇子,一副等钱的样子,应付着道:“不做什么生意,从应天府来的。”



年轻人盯着赵煦的侧脸,笑着道:“南京是好地方,兄台这一万贯,不知高门贵姓?”



赵煦这才瞥他一眼,道:“不是汴京人吧?”



年轻人一笑,身体斜过来,道:“兄台好耳力,汾州府人。兄台出手就是一万贯,可不是寻常人家,这是要送往哪里?我家世代经商,人脉不少,或许可以帮上忙。”



赵煦又看向门外,道:“我在南京府存了一万贯,在这里取。”



年轻人登时想起来了,这皇家票号在其他三京也有分号。



‘要是在汾州也有就好了……’



年轻人心里自语,铜钱携带太不方便了,一贯就二十多斤,做生意没有几个几百上千根本不行,那就是上万斤啊!



太辛苦,太麻烦!



交子,其实也是这个原因诞生的。



年轻人想继续套赵煦的话,就看到里面一阵脚步声,而后就看到,一群人用小木板,拖着一个个大箱子往外运。



年轻人盯着看,暗道:这一箱子最多十贯,一万贯,岂不是要一千个箱子?



然后,他就看到了一个个箱子,摆放到了外面,并且打开。



铜钱仿佛有气味,四周顿时吸引了很多人,议论纷纷。



“这么多钱,这铺子是要干什么?”



“皇家票号,好大的牌匾……”



“这快三十多箱了吧?有五十万钱了吧?”



“这是什么铺子,这么多钱?”



年轻人坐不住了,跑到外面,果然看到二十多个箱子,足足十万钱以上。



这时,朱浅珍从里面出来,拿着一个大箱子,放在桌上,打开与赵煦道:“公子,这是剩余的小额票据,认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宋时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时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