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朝休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渐渐紧张起来。



政事堂内,各种诏书,政令在拟定,各级吏员在政事堂与六部之间来回穿梭,青瓦房等一样忙碌的脚不沾地,热火朝天。



本以为一切已经准备就绪的赵煦才发现,临近事会更忙!



赵煦这两天几乎一直待在垂拱殿,不断的批阅各处送来的东西,连喝口汤的机会都没有。



元祐八年初,朝休的最后一天。



再怎么不情愿,苏颂这个宰相也跟着转动起来,不止在政事堂不断开会,还要视察六部以及开封府。



开封府的韩宗道,也接二连三的开会,布置各种任务,传达政令。



而反对复起‘新法’的声音也越发强烈,尤其是开封府辖境内,反对声尤其强烈。



但这些,都阻止不了什么,一切事情,有条不紊的在推进。



到了傍晚,慈宁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安静。



小花园内,高太后坐在椅子上,裹着厚厚的毯子,静静的看着夕阳落下。



周和从后面悄步走过来,低声道:“娘娘,天色晚了,早些回去吧。”



高太后看着天色,脸上浮现着笑容,说道:“今天是朝休的最后一天了,你说,官家以及那几位相公,现在在想什么?”



周和神情不动,不自觉的也抬头向宫外看去。



朝局这半年多来的风风雨雨,争斗的核心还是两个字‘新法’,而今,‘新法’就要开始了,怕是很多人的心情难以说清楚吧。



高太后笑了一会儿,慢慢收敛,语气波澜不惊,道:“章惇的私心比王安石重,这个人暂时很听话,日后,官家未必能压得住他,官家会后悔的。”



周和躬着身,不敢多言。



高太后拉了拉腿上的毯子,说道:“你告诉官家,我大宋立国之本在于君臣一心,他这般疏离朝臣,乱用帝王心术,任由朝臣坐大,君王孤立,是大忌。”



周和脸色骤变,旋即跪在地上,颤声道:“小人领命。”



高太后轻叹了口气,静静的看着宫外天空,没有再说话。



‘新法’复起,论心态复杂,莫过于高太后了。



在熙宁初她就坚决反对‘新法’,为此与神宗皇帝争执了很久,差点损害母子感情。神宗皇帝驾崩,赵煦登基,垂帘听政的高太后,迫不及待的废除了‘新法’,短短不过一年,‘新法’尽废,‘新党’被以各种罪名流放出京。



轰轰烈烈的变法,瞬间被打回原形。



现在,神宗皇帝的儿子,她的孙子,又要复起‘新法’,她的心里怎么能不复杂?



复杂的难以言说!



政事堂。



政事堂并不大,几间瓦房灯火通明,脚步声,议论声没有停过。



宰相苏颂坐在值房里,闭着眼在假寐。



作为高太后留下的‘旧臣’,作为当朝宰执,‘旧党’魁首,‘新法’就要复起了,苏颂的心里,着实是五味杂陈,起起落落。



从他内心来说,他是反对‘新法’的,他见过熙宁初变法的天下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宋时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时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