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日记
点,清澈透明,和正常的水没有任何区别。
喝一小口尝一尝,甘甜可口,明显不是自来水,也不是矿泉水,应该是山泉水。
发现这东西能喝之后,我就忍不住了,一口气全给干了。
打开挎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铝制的手电筒,那种放一号电池,前面是个玻璃罩,里面有一个小灯泡的那种非常非常老式的手电筒。
我估计年龄没到三十的,都没见过这种东西。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几盒罐头,我拿起来一看,上面是解放军第多少多少工厂生产的。
上面还是繁体字,我看了生产日期,竟然是七零年的,忍不住脸上的肌肉就抽动了起来。
“这他么的都过期多少年了,吃了不会有问题吧?”尽管上面写着保质期三年,我还是忍不住问自己道。
但实在太饿了,我就想着水都能喝罐头应该也没有问题,于是我就打开了。
“嗯?”一股浓浓的午餐肉罐头的味道出来了,上面还有一层白白的油脂。
我实在是太饿了,忍不住就弄了一块塞进了嘴里,结果太大了,吃的太急了,差点没噎死自己,直翻白眼珠子,后来好不容易咽下去了,感觉嗓子都被撑大了,有一种拉伤的感觉。
不过这玩意儿冷着吃有点恶心,因为猪油上头,熏脑袋。
我吃了一口,我就不打算继续冷着吃了,我要找点东西热一热吃。
煤气罐、酒精炉是没有的,但是有东西可以烧,别的不说挎包就能烧,而且里面还有火柴,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叫洋火。
小时候很多东西,都会加一个洋字,因为最早的时候,中国啥也没有,都是外国人弄过来的,满清的时候,叫洋人,一直就传了下来。
我们小时候,不光有洋火,还有洋车,洋碱,洋柿子,等等。
只是后来我们有钱了,也知道这种叫法不好听了,慢慢就改了。
这些称呼,还有很多东西,估计低于三十岁的人,都很难知道了。
洋火还能
用,点燃了挎包开始加热午餐肉,往里面稍微倒一点水。
这午餐肉加热之后,粉嫩粉嫩的,入口即化,非常非常好吃,我小时候可没少吃。
即使现在,去吃火锅还是必点的菜之一。
不过挎包有点不够烧的,午餐肉似乎还没有完全加热。
我就到处找东西烧,突然发现挎包里倒出来的一堆东西里面,有一个本子,红色塑料封皮的,在那个年代应该是相当精美的。
但是我现在看,感觉就像一个老古董,下意识拿过来就丢到火堆里烧了起来。
烧着烧着,我就发现这本子里好像有字,我眯着眼看了过去,上面写着,一九七二年,四月八号晴,后面的还想再看已经被火烧没了。
我下意识一把把本子从火堆里抽了出来,但此时本子已经少了近三分之一了,我赶紧用沙子灭火。
然后翻看,这本子是一个日记本。
从第一页的名字上可以得知,本子的主人,名叫张国庆,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最最常见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喝一小口尝一尝,甘甜可口,明显不是自来水,也不是矿泉水,应该是山泉水。
发现这东西能喝之后,我就忍不住了,一口气全给干了。
打开挎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铝制的手电筒,那种放一号电池,前面是个玻璃罩,里面有一个小灯泡的那种非常非常老式的手电筒。
我估计年龄没到三十的,都没见过这种东西。
除此之外,里面还有几盒罐头,我拿起来一看,上面是解放军第多少多少工厂生产的。
上面还是繁体字,我看了生产日期,竟然是七零年的,忍不住脸上的肌肉就抽动了起来。
“这他么的都过期多少年了,吃了不会有问题吧?”尽管上面写着保质期三年,我还是忍不住问自己道。
但实在太饿了,我就想着水都能喝罐头应该也没有问题,于是我就打开了。
“嗯?”一股浓浓的午餐肉罐头的味道出来了,上面还有一层白白的油脂。
我实在是太饿了,忍不住就弄了一块塞进了嘴里,结果太大了,吃的太急了,差点没噎死自己,直翻白眼珠子,后来好不容易咽下去了,感觉嗓子都被撑大了,有一种拉伤的感觉。
不过这玩意儿冷着吃有点恶心,因为猪油上头,熏脑袋。
我吃了一口,我就不打算继续冷着吃了,我要找点东西热一热吃。
煤气罐、酒精炉是没有的,但是有东西可以烧,别的不说挎包就能烧,而且里面还有火柴,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叫洋火。
小时候很多东西,都会加一个洋字,因为最早的时候,中国啥也没有,都是外国人弄过来的,满清的时候,叫洋人,一直就传了下来。
我们小时候,不光有洋火,还有洋车,洋碱,洋柿子,等等。
只是后来我们有钱了,也知道这种叫法不好听了,慢慢就改了。
这些称呼,还有很多东西,估计低于三十岁的人,都很难知道了。
洋火还能
用,点燃了挎包开始加热午餐肉,往里面稍微倒一点水。
这午餐肉加热之后,粉嫩粉嫩的,入口即化,非常非常好吃,我小时候可没少吃。
即使现在,去吃火锅还是必点的菜之一。
不过挎包有点不够烧的,午餐肉似乎还没有完全加热。
我就到处找东西烧,突然发现挎包里倒出来的一堆东西里面,有一个本子,红色塑料封皮的,在那个年代应该是相当精美的。
但是我现在看,感觉就像一个老古董,下意识拿过来就丢到火堆里烧了起来。
烧着烧着,我就发现这本子里好像有字,我眯着眼看了过去,上面写着,一九七二年,四月八号晴,后面的还想再看已经被火烧没了。
我下意识一把把本子从火堆里抽了出来,但此时本子已经少了近三分之一了,我赶紧用沙子灭火。
然后翻看,这本子是一个日记本。
从第一页的名字上可以得知,本子的主人,名叫张国庆,在那个年代是一个最最常见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