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
周文成来到赵满福的办公室,在茶几边上找个位置坐了下来,问道:“赵总,什么事情?”
赵满福没有直接回答周文成,而是直接对张云青说道:“你把情况讲一下。”
张云青答道:“好。”
“我刚从审计局李工的办公室回来。”
“我打探到了一些消息。”
“一是今天下午晚一点儿,估计会正式通知我们明天去审计局参加这次的认价成果碰面会。”
“二是他审核出来的大致结果是有了,明细不让看,只写了一个总数在纸了,6675,等我看完后,李工又把写字的那张纸给撕了。”
“三是李工再次提醒我们其他人都要联系好,避免签字时再出现状况。”
赵满福笑道:“你这是竹筒倒豆子啊,一股脑儿的全倒出来了。周总你完全听明白了没有?”
“没有完全听明白,还是感觉有点懵懵的。”
张云青一脸无辜地讲道:“哪里不对劲了?
既我说得不清楚,好吧,那你们发问吧。”
周文成讲道:“第一点说的是可能晚点会通知我们明天去审计局开会,但是现在还没有通知,对吗?”
“对的,这是打听到的消息,要比实际发生通知的时间会略早一些。”
“听明白了,相当于是非正式的通知嘛。”
“是的,你解释得太正确了。”
“张总,少来,谁让一次性说那么多的重要事情。
不是说的话,每一条都有可能让我们发懵的,你究竟一次性地说了三条。
自然得是需要重头再来沟通的了。”
“没事,你们继续问就行。
我负责耐心地给你们两位解释清楚。”
赵满福笑道:“第二条我来问,看不到明细是什么意思?”
“就是他们现在给我们的认价成果的明细表不能够给我们看,所以也就叫看不到。”
“嗯,懂了。”
“那个数字6675是什么意思?”
“我以为你们会秒懂的。
人家李工给我一写这个数字时,我立马就懂起了。”
“我们都不是你天天跟数字打交道的人,对数字不敏感。
你就直接告诉我们两个这个6675数字是什么意思就行了。”
“这个6675的意思是给我审核认价的总价是6675万。”
“哦那这个数据是很关键的哦,你要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意味着什么?”
“我们当时的上报认价是7500万元,还记得不?”
“哪个记得这些数字嘛,就算你说的是对的,你接着说。”
“好,当时上报7500万元的时候,实际我们三家的成本数据是3000万,也就是说上报利润等于7500万元减去3000万元等于45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